《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8 22:05:48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让学生通过略读理解课文,通过精读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 创设情境,教育同学们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3. 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感,找到关键语句,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1. 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 认识“墓、执、怖、誓、逮、蔑、津、蔚”8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小说。

课前准备:

1. 幻灯片。

2.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唱《粉刷匠》这首歌吗,一起唱一唱吧。

2. 过渡。

知道这首歌是那部电影的主题曲吗?它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主题曲。《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外国名著,它一经问世,就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走近汤姆·索亚。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1.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其他学生画出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

1.幻灯出示本课生字。(展示课件第三屏)

2.采用指名读、分组读、老师带读、抢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3.幻灯出示文中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4.指定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拟小标题

(一)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学生读课文,相互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二)读课文,拟小标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小组交流品味。

2.从中拟出小标题。(展示课件第五屏)

(三)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浏览课文,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课文哪地方写的精彩?

(提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有感情的朗读精彩片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汤姆·索亚,谁来说说他有什么特点?

(汤姆·索亚是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2.上节课我们跟着勇敢的汤姆·索亚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让学生回顾墓地历险和山洞历险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略读课文,复述内容

1.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试着在小组里讲述。

2.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

三、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还想知道汤姆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历险故事吧!那就让我们课下去读整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吧!

板书设计:

墓地历险

勇敢、有正义

山洞历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

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堂导入。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

大作家有一次到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作家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作家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

2.简介作者:这位大作家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他吧!

课件出示:

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此处隐藏10039个字……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引导:瞧这架势,瞧这待遇,感觉像是在欢迎谁呢?总统,元帅,英雄,呵呵,真是有趣!

D.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点拨:这一夜也是人们最快乐最开心的一个夜晚。

小结:写人们欣喜若狂的这些语言是那么有趣,那么幽默,那么夸张,马克.吐温不愧是幽默大师!(板书:夸张)

3.反衬的写法1′——交流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疑问,这本书的主人公明明是汤姆,可是这里却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细致入微地描写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小镇人们的悲痛绝望和欣喜若狂呢?这样写对描写主人公汤姆有什么帮助呢?

说得真好,这样写就更加反衬出汤姆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这也让我们觉得作者对汤姆这位人物同样也写得精彩!(板书:反衬、人物)

※4.机动:摘录精彩的语句2′——这么多精彩的语句,我们不妨把它们摘录下来。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摘录在第93页的空白处。

五.阅读整本书2′

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交流。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

如何想知道,那么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关注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好吗?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内容

动作外貌

写法

夸张反衬

品味精彩人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梗概,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抓住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词组用信封装好。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1.先板书课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了奖励大家认真与勤奋,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动画片。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感受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写作手法。(出示封面与作者)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二、了解“梗概”

1.请大家浏览梗概部分,然后拿出昨天完成的表格,说一说汤姆经历了哪些的冒险呢?

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评价小标题。

2.请你再浏览梗概部分,最吸引你的是哪一次冒险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讲的是汤姆和哈克在墓地试胆量的经历,同学们,最吸引你的冒险经历还有吗?

这是发生在山洞中的一次冒险经历,汤姆和贝琪在洞里陷入了绝境,后来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奇迹般地脱险了……

3.出示历险图,这就是汤姆冒险的整个过程,也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4.让我们再去亲身经历这一次次的冒险吧,请再浏览梗概,我们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

5.真好,我们以后看名著就应该先了解书的梗概,这样就初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人公的形象了。

三、品析精彩

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请你快速浏览这一精彩片段,遇到生字自己把它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大致在梗概的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在梗概中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

2.师: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说。

你找得很准确,大家找得一样吗?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一小部分。

3.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来读读描写她们的语句。出示: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整整一分钟,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的情景,那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A.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B.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C.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

D.是啊,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每次撒切尔太太抬起头侧耳都要听上整整一分钟,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

可是她听到孩子的回答了吗?然后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在倒下头去的时候又会她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交流。

小结: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倒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

F.让我们带着这份跌宕起伏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些描写撒切尔太太的句子。

G.接着读。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句子就一句,但这一头几乎全白的头发就已经足够了表达她当时的心情了。

D.交流:学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吐温精练的写法!

4.在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时候,远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

A.拿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同桌一边浏览一边摆一摆脱险的过程。

词组排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B.说说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5.再出示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语句。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作用呢?

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6.汤姆和贝琪最后终于找到了山洞的出口,他们回家了。全镇的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马克.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

交流写法:抓住语言、动作、夸张。

这极度的喜悦其实还和第一自然段人们的悲痛绝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7.这冒险的经历终于结束,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请大家快速的跳读到文章的结尾,接下去可能又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吧,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希望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动作、语言、外貌

品味精彩 细节、夸张、对比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