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时间:2025-08-23 13:29:40
《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只小狮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只小狮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教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第二册第27课。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狮子妈妈对小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章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适宜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根据教材的特点,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预设目标有下面三点: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积累abb型的叠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二、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创设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森林王国选大王让学生投票这么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同时采用朗读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中学,读中悟。学法上主要教给学生用自主探究法学习生字,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出见解,发表感受。

三、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我依据的三点教学理念如下:

1、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的学习从每个孩子的自我出发,使每个孩子都兴致盎然地得到发展,运用直观动画、分角色朗读,续编童话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饱满的情绪中有所感悟和发展。

2、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课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诵读感悟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勤学本领的好孩子。

3、注重创新,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致力于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通过想像扩大语文文本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四、预设过程

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共有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A、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B、你知道狮子有哪些本领吗?

C、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

〔这一环节通过看动画片片断,联系生活谈对狮子的认识,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由读书,要求读书姿势端正,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B、再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把句子读通顺。

C、同桌互相欣赏读。

〔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欣赏读等读的方式与生字常见面,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让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划出生字,标出小节号是为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同桌欣赏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联系生活,趣味识字。

A、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用森林之王派生字来迎接我们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B、和生字朋友玩游戏。

让学生和生字玩捉迷藏,发现大屏幕上哪个生字藏起来了,就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它,大声叫它的名字。在学生找出生字的同时,针对生字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深入识记字形。

〔将生字的学习过程放置到学生日常熟悉的游戏情境中去,先跟生字朋友打招呼,再跟生字朋友一起玩游戏,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情感积淀,使学生学得积极,认得主动。〕

4、创设情境,研读感悟。

A、创设情境

让学生谈谈到了森林王国,看到了哪些景色?

再说森林王国选大王了!贴出两只小狮子的图,一只躺着,一只练本领。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再让学生读课文去决定要投谁一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森林的美景,走进森林王国,再创设选举的情境,让学生给小狮子取名字,参加选举投票,使学生走进教材,走近主人公的身边,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

B、研读感悟

a、你准备投谁一票?理由是什么?

〔依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决定品悟句子的顺序,以学定教。〕

b、若学生先说勤劳的狮子学本领刻苦,就学习第二自然段,品悟"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小狮子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在学生充分想像说话的情况下,教师引导:我想采访一下坐在这里的小狮子们,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你为什么不休息休息,也躺下来晒晒太阳呀?

再读句子,指名读,小组读,看图片,每天天刚亮,太阳已经落山了,夏天烈日炎炎,冬天雪花纷飞,教师引读。

〔抓住"刻苦"一词,让学生想像说话,开阔了学生的想像空间。而转变角色,让学生当小狮子接受采访,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训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了理解这是一只勤劳刻苦的小狮子。〕

c、合作探究学习3-7自然段。

学生如果说懒狮子懒惰不学本领的,让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三至七自然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么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全班讨论交流可以给他们加哪些动作,模仿语气,表演"懒洋洋"的动作,积累还有哪些像懒洋洋这样的词语。

请小组合作表演。

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探讨、小组合作表演,评价表演提出建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通过给角色加动作、语气,积累ABB的叠词,将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整个环节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设计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想像说话

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 ……此处隐藏36091个字……狮子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在体会勤狮子的表现时,帮助学生抓住滚、扑、撕、咬、非常、整天等词语进行朗读训练,在通过直观的视频短片和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与勤狮子对比。在体会懒狮子表现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 “懒洋洋”“慢吞吞”这类词体会是狮子的懒散,同时展开想像进行拓展词语和句子的训练。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朗读3—6自然段的对话。课文中的3—6自然段是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所以,我利用课件图文并茂地出示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首先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狮子为什么不学习本领?知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怕吃苦第二个是想凭着爸爸妈妈的地位生活。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做做得意、骄傲的样子来体会懒狮子的心理。同时抓住问号和感叹号进行读文训练。最后在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的表演朗读对话。学生体会到了读的就自然好了。

第三个层次是体会狮子妈妈的话。教师示范读狮子妈妈的话,让学生感受妈妈说话的语气,并学着读一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课文的理解,一定能更好地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这样在读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语气。然后在播放一段凶猛的狮子捕食猎物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观看完视频的感受。真正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再讨论怎样才能成为真正凶猛、强大的狮子呢?如果你是这只懒狮子听了大家的话,你会怎么做?

通过这些问题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给孩子一个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新课标》重视阅读过程中情感态、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并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不可忽视的,我充分利用这个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并通过园艺工人凭着他的本领为我们生活增添美丽;交通警察用他指挥的本领为我们出行保驾护航;建筑工人用他们双手建起雄伟壮观的建筑;救死扶伤的医生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学生要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把教学推向高潮。

《两只小狮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勤奋练功,另一只却十分懒惰,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应该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要位生活。从而来告诉我们的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么事都靠父母这一道理。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应该从小学会生活本领的道理。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感染、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发现意见的特点。教师通过动画、动作表演和感性的文学语言描述,再现讲课所需要的各种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所以本课时采用情境法,能唤起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

2、联系生活实际法

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只依赖书本回答,学生没有切身体会或不能换位思考,不好回答,也不能达到深化明理的效果。这时如果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的所做,有了切身感受,很容易回答出所感所想,进行达到教师所需要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现在,紧跟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设计

1.形象揭题

大家去过动物园吗?见过狮子吗?狮子是怎样的?大家都称它什么?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很快进入一个情境,树立狮子威武、凶猛、森林之王的形象。再通过你们想知道狮子为什么能成为森林之王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两只小狮子。这样的过渡语言,就激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感知

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标》,都十分强调引导学生阅读时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去接触课文,朗读课文,这也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必要前提。为此,这一环节教学围绕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读错字”的目标,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读:

1 学生听课件朗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鼓励小朋友“展示性的”轮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3.深读感悟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我的基本理念是:

1、通过课件,教师富有童趣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老师和学生都能投入课堂之中,教师情绪饱满,学生学习兴趣高,自然很轻松地理解了课文。

2、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与感受,贯彻落实《课标》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譬如: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探究证实自己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选择朗读角色;合作表演中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

3、突出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指导思想。

4、抓住关键字、词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来解决较难的问题。

5、设计巧妙的问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懒狮子不练功,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续编故事

听了妈妈的话后,懒狮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先自己想,再四人小组讨论。)

[这个设计,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再创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小结全文

6.师总结。

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会哪些本领呢?可以说说学习上的,也可以说生活上的。(学生自由发言)

[这一问题的设计,既深化了课文蕴含的道理,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五、拓展

回家读熟课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这个练习设计,留给学生一个才艺展示的机会,又复习巩固了课文,一举两得。]

《《两只小狮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